朱平
基本信息
朱平,学士,二级研究员,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土壤环境团队,zhangxiuzhi2006@163.com,87063185
教育经历
1980.09-1984.06 沈阳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土壤农化专业,农学学士。
工作经历
1984.07-1985.12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实习员
1986.01-1992.12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1993.01-2005.12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
2006.01至今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2016.1评为二级研究员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土壤培肥工作。
学术兼职
吉林省土壤学会副理事长
荣誉称号
国务院特殊津贴;吉林省政府二等功嘉奖;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工程人选;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获奖成果
1)国家科学技术进步2等奖:主要作物硫钙营养研究与应用,2005;
2)林省科学技术进步2等奖:黑土土壤肥力和肥料效益长期定位监测研究,2006;
3)国家科学技术进步2等奖:吉林玉米丰产高效技术体系,2009;
4)林省科学技术进步2等奖:玉米安全生产的土壤环境与施肥技术研究,2010;
5)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1等奖:黑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体系,2012;
6)中国土壤学会科学技术1等奖1项:我国农田土壤有机质演变规律与提升技术,2013;
7)中华农业科技1等奖:松嫩平原黑土资源可持续高效利用技术体系,2013;
8)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1等奖:我国农田土壤有机质演变规律与提升技术,2013;
9)国家科学技术进步2等奖:我国农田土壤有机质演变规律与提升技术及应用,2015;
10)吉林省自然科学2等奖:黑土土壤肥力演变规律研究,2016;
11)国家科学技术进步2等奖:黑土地玉米长期连作肥力退化机理与可持续利用技术创新及应用,2019。
承担项目
近5年主持的科技项目有:农业部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公主岭黑土生态环境观测试验站”、“农业农村部国家土壤质量公主岭观测实验站”;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秸秆和畜禽粪便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与装备”(2018YFD0800905),经费245万元;
国家重点研发课题“东北地区农田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建立”经费50万元;科技部基础资源调查专项课题“松嫩平原南部薄层黑土农田土壤资源与健康状况调查”(2021FY100402),经费137万;
吉林省创新工程项目“黑土土壤剖面标本样品整理”项目,经费55万元
主要论文
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5篇,参著著作2部。代表性论著:
1) 高洪军,李强, 朱末, 彭畅, 张秀芝, 焦云飞, 高纪超, 朱平. 不同轮作和秸秆还田方式对黑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录用定稿)网络首发时间:2021-06-02.
2)王周, 焦云飞, 李强, 高洪军, 张秀芝, 朱平, 彭畅. 深松模式对吉林省西部玉米田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玉米科学.(录用定稿)网络首发时间:2021-04-12.
3)高晶晶, 刘红梅, 杨殿林, 李睿颖, 朱平, 高洪军, 李静, 张秀芝,彭畅.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 (03): 98-104.
4)崔继文, 徐新朋, 何萍, 周卫, 朱平. 氮素有机替代对东北黑土区土壤微生物碳磷资源限制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0, 26 (11): 1953-1966.
5)高洪军, 彭畅, 张秀芝, 李强, 朱平, 王立春. 秸秆还田量对黑土区土壤及团聚体有机碳变化特征和固碳效率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53(22): 4613-4622.
6)吴海燕, 金荣德, 范作伟, 彭畅, 高洪军, 张秀芝, 李强, 朱平.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黑土肥力质量评价, 植物营养与肥料报. 2018, 24(02): 325-334.
主要著作
(1)参著《中国黑土》;
(2)参著《东北粮食主产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技术》;
(3)参著《复合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应用-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
(4)参著《中国土壤肥力演变》。
人才培养情况
有丰富的研究生培养经验,联合培养博士5人,硕士研究生20余人。